自动化设备的结构及应用分析
新闻来源:http://www.jnzhongzhao.com/news/81.html 发布时间:2015-04-30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在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的经济领域掀起了一股产业结构调整的改革浪潮。其核心之一便是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将传统劳动密集型的设备升级为自动化的柔性智能生产设备。自动化设备的大量广泛应用将是这次浪潮的显着特征。过去的中国有大量廉价劳动力,企业大都不愿意在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创新上投入资金。因而我们现在大部分生产设备都是生产半自动化或全人手化的设备。这种设备的显着缺点是生产产品单一,污染大,体积大,需要廉价劳动力多。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力成本的上升,企业想再招到这种廉价劳力越来越难。因而更多企业将希望投向于更智能更省人,效率更高的自动化设备,在企业生产领域诸多词汇随之而来,如:"工业机器人",“柔性生产线”,“3D成型技术”,“复合加工机床”,“FA工厂”等等。
1.一般自动化设备的结构
生产常用的自动系统一般包括机械单元、电气单元、电子控制单元以及软件程序单元四部分。自动化设备不单单是机械自动化,一台完整的自动化设备是融合了机械系统,电气系统,电子控制系统,软件控制系统,软件通讯系统的有序整体。最简单来说就是机械机构和工装,电气接线组,PLC等控制单元和PLC程序。
2.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及分析
(1)运输和操作自动化
在过去的生产实际中,由于设备比较落后,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所以运输操作的自动化显得尤其重要,技术人员只需要输入一段程序或者按下一个按钮就可以完成产品的制造和生产,安全性大大提高了。比如现在大多数企业里的自动化无人物料搬运车,工业机器人(水平多关节机器手+相应的夹具组合完成搬运动作)等,这里比较高档的自动化系统是工业机器人(三坐标机器人,水平多关节机器人,6轴垂直多关节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包含工业视觉系统和各种传感器、伺服电机、皮带输送线以及各种工装夹具组成的柔性系统,它能很好的实现运输和操作的自动化。
(2)产品加工自动化
产品加工自动化即通过对加工机械进行自动化改装,在直接采用数控机床设备的情况下完全实现加工环节的自动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各种行业发展迅猛,好多产品都要求无菌操作,比如食物的加工或者药品的生产,这都要求能有一整套的设配能够自动制造生产,不需要生产制造人员的来回工作流动,造成产品的不安全。例如:垂直多关节机器手+数控机床(完成零件的上下料和加工),汽车焊接生产线,柔性生产线等等。
(3)装配自动化
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通过自行搬运,自行检查调整连接称之为装配自动化。社会的不断进步,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生产的产品越来越趋向于大型化,而且装配是人不能完成的,这就需要机械自动完成,而且小的机械产品,对于一些精密仪器等等同样需要产品装配的自动化。实际中一般就是垂直多关节机器手+专用夹具+工业摄像头来完成产品的装配。
(4)机械设备检测自动化
设备检测在实际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它通过一些仪器去得实际参数,与正常的质量参数作比较,取得有价值的信息。机械设备的检测自动化也是必须的。因为在一些危险的地域,危险的工作场合,人达不到的地方,都需要自动化的设备区检测,省时省力,最主要的是保障了人的生命安全,同时,设备的检测室维护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是维护生产的关键途径。例如三坐标测量仪,6轴垂直多关节机器人+检查传感器组成自动检查设备,自动化温箱(用于对产品作可靠性温度测试)等。
上一条: 感知型摄像机的应用
下一条: 机器视觉系统与人类视觉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