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信息 >> 详细内容

国内工业相机的发展状况

新闻来源:http://www.jnzhongzhao.com/news/71.html    发布时间:2014-10-22



  国内机器视觉发展起步较晚,工业相机在中国差不多只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科院自动化所图形图像研究室最早开始研究工业相机与机器视觉。1990年代,大恒图像等几个最早的视觉公司成立,并推出第一代视觉产品,如图像采集卡和配套的图像处理软件,能够进行基本的图像处理。90年代末21世纪初,众多知名的视觉产品制造商开始进入中国,寻求代理合作伙伴。2002年左右,在国外企业的压力下,以及全球加工中心转移到中国,国内的工业相机制造公司迅速度过了机器视觉概念导入期,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在与知名工业相机制造企业的学习与竞争中不断成长。从2005年开始,老牌国内工业相机制造商如大恒等相继推出新品,并且新企业面孔不断涌现,工业相机新产品层出不穷。
  国内的机器视觉企业原来主要以代理国外品牌为主,后期逐渐朝着自主研发产品的路线靠近。目前西安维视图像、大恒图像、凌云光子、方诚科技等几家国内有知名度的公司都在最近几年开发并推出了基于USB、1394、Cameralink、GigE等接口的工业相机。比如下图1.3的大恒DH-HV系列工业相机,采用CMOS图像传感器,在1280X1024、1600X1200、2048X1536等分辨率下分别能达到15、10、6帕/秒的拍摄速度,以USB2.0作为输出接口,可应用于生物医疗、机器视觉、航天航空等领域除了推向市场的产品之外,国内还有不少研究机构也正在从事这方面的开发。比如长春光机所研制的高帕率CMOS相机,可以在640X480分辨率下实现2000fps的巾贞率。
  在嵌入式技术应用于工业相机方面,国内近几年开始了工业智能相机的开发,主要应用于智能交通,楼宇自动化等。下图是大恒DH-PD-Ex系列DSP智能相机。传输接口是百兆网,处理器采用Ti的C64X系列DSP芯片,可实现1392*1040分辨率下15;fi)s的帕率,支持外触发采集,闪光灯同步等功能。能够满足闯红灯抓拍、超速抓拍、智能卡口等各种智能交通应用的需要。
  但是与国外工业相机产品相比,国内产品还是有不少差距,不单纯是在技术上,而且还有品牌影响力和知识产权。工业相机本身涉及到半导体、电路、光学、图像处理等多种技术领域,每一种相关技术的短板都会造成国内工业相机低于国际领先水平。如数据处理接口技术比较薄弱、软件开发平台的支持不足,另外比较关键的还有传感器芯片和传输控制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短缺,这些对于要想制造出高分辨率、高帕率、高性能的工业相机都是必需的。



上一条: 智能相机系统的构成介绍

下一条: 工业相机的发展趋势